进口美妆假货产业链曝光:仿冒正品包装,与品牌内部人员“串通”防伪码
导读
你能想象吗?一个化妆品制假犯罪团伙,竟会投入100万元去“研发”正品的包装。你又能想象吗?有化妆品品牌内部人员“泄露”上市化妆品喷码号段,让假冒产品与正品同步更新喷码。你还能想象吗?不法分子为了让消费者相信产品的“海外血统”,将假货运到国外再通过代购回邮。
无法想象,但它却在发生。
根据新华网消息,苏州警方近期侦破一起公安部督办的特大生产、销售假冒品牌化妆品案件。查获假冒Dior、MAC、Fresh等化妆品8万余件,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随着案件的进展,假冒进口化妆品“黑心代购”的内幕也被揭开。
图片来源:新华网
进口化妆品售假已经演变成了一条黑产业链,“假货生产商、包材提供商、渠道批发商”一条龙也就罢了,甚至有化妆品品牌内部人员“泄露”上市化妆品喷码大概号段,以让假冒产品与正品同步更新喷码。更可笑且让人震惊的是,不法分子竟买回正装产品,投入100多万元“研发”出以假乱真的包装,并将假货运到海外再通过代购回邮。
供应环节如何造假?
犯罪团伙拉来品牌内部人员,投入百万元“研发”正品包装
“产品喷码、专柜水单、通关凭证一样不少,包装也像模像样,怎么就假了呢?”有“中招”的消费者不禁产生疑问。
根据报道,该案主要嫌疑人吕某主要通过“罐装、包装、喷码、采购小票造假、海外镀金”五步来实现进口化妆品的造假套路。
在罐装方面,以香水为例,据犯罪嫌疑人吕某交代,这些散装香水从广东等地购入,每桶5升,售价1000元左右。具体由哪些成分勾兑而成,其本人也不清楚。按每5升1000元的原料成本计算,勾兑一瓶5毫升的假Dior香水成本仅需1元钱。
图片来源:新华网
目前,大多数海淘消费者辨别正品的方式主要以从外包装、瓶装等细节入手,网上甚至出现了不少热门代购产品的“真假包装鉴别教学”视频。正因如此,包装成了不法分子“砸重金”,去攻克的一环。
根据新华网报道,犯罪嫌疑人吕某交代,为了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他们“购买正品搞研发,先后投入110多万元。”这些假化妆品包装,大多出自没有资质的小印刷厂。造假者会把正品外包装寄给上家,上家按照正品包装去仿制,印刷、烫金、覆膜……工艺流程繁杂,有的甚至还要打样3至5次。
除了包装外,不少消费者也将防伪喷码作为识别正品的重要依据,却不知不法分子在这方面也能造假。其中,竟有化妆品品牌内部出现“内贼”,与不法分子串通的情况。
新华网称,据一些被查获的制售假冒化妆品的嫌疑人交代,他们会通过一些隐蔽途径,从一些品牌化妆品内部人员处获知某一段时间市场上销售的化妆品喷码大概是什么号段,然后喷上与正品同步更新的喷码。
此外,采购小票的造假也相当“成熟”。据悉,香港、韩国、欧洲等代购热门地的假冒小票应有尽有,小票上的产品代码还可与假冒标签相匹配。同时,相当一部分假冒化妆品会被运往国外,然后再通过代购或海淘的形式邮回来,以便获得海外发货凭证和入境证明。
“这些化妆品仿真度极高,普通消费者难以识别,很多还是‘爆款’。”苏州市公安局工业园区分局民警谢元龙表示,由于假冒产品本身价格低廉,即使算上海外邮费,利益仍可观。
流通环节如何售假?
向全国发展“线人”, 网店、代购、实体都能“见缝插针”
不止在“生产端”,假冒化妆品的“流通端”也让人触目惊心。
新华网调阅该案主要嫌疑人吕某的交易记录看到,仅名为“薇薇小妖代购批发”的客户成交量就达7500多次,而微信记录表明,与吕某有业务往来的客户多达数百人。而销售假冒伪劣化妆品的其他卖家,并不避讳假冒一词,还直言找他们拿货的买家不少从事代购生意,以接近正品的价格销售,利润可观。“以一瓶5毫升假Dior香水为例,进价6元左右,经过组合包装后卖给下家可以要价50元,以代购的名义卖给普通消费者最高可要价200元。”
新华网称,一位“五钻”卖家表示,其以一手货源代购批发的名义对外销售“未经授权”的化妆品,生意红火时,每天都会对外发货,客户遍及全国各地,尤以浙江、广东、上海、北京等地客户拿货较多。
某国际高端化妆品公司工作人员在接受《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采访时曾表示,通常,国际品牌方都会在中国市场设置专门的打假部门,与供应商和渠道商联合起来,尽可能杜绝假货。但对于线上渠道的售假,由于监控难度较大,其表示也很无奈。
事实上,早在2017年年初,浙江警方破获8.27亿级化妆品造假案时,《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就曾对假冒化妆品的流通产业链进行过曝光。
在8.27亿元的造假案中,犯罪嫌疑人段某会建立生产、销售渠道,雇佣他人灌装假冒大牌化妆品(类似“品牌方、总代”),后以“批发”方式向全国各省市其他“线人”(类似“代理商”)销售假冒产品。而全国各地的“线人”又会发展其“下线”,下线或通过开网店、代购、实体销售等形式让假冒化妆品进入到消费者手中。
以电商渠道为例,化妆品售假不法分子通过网络开店、虚假刷单等提高店铺信誉度,会迎来不少“捡便宜”的消费者。一旦网店被封号,他们会重新开始另一个,继续售假。多数顾客购买商品后无法辨别真假,如果有个别细心顾客发现产品有问题,店铺通常会给其办理全额退款。而接受退款的顾客,一般不会再发难,有的甚至还会给好评,纵容售假份子。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假冒化妆品案被曝出,消费者提高防范意识、不贪小便宜的同时,售假团伙也在“进阶”。记者了解到,在一起香港化妆品售假案中,犯罪团伙就利用“心理战术”,将假冒面膜产品售价较市价调高,刺穿了消费者“高价正品”的心理。
一位进口香水代理商在接受《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采访时则表示,一方面,这对品牌形象造成极大损失,例如第一次接触某品牌的消费者在买到假货时会无法辨别,进而会留下“该品牌品质不佳”的印象,影响品牌形象。作为渠道商,他对这种现象深恶痛绝。
假货为何难从根本上斩断?品牌方、平台商、法规、监管都需“出手”
事实上,随着各大电商平台布局海外购、进口美妆品牌通过天猫等平台进入中国市场、国家层面加速保税区建设,消费者海淘正品化妆品渠道正在拓宽。如今,代购的火热程度大不如前。
不少消费者就向《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反映,通过代购渠道购买的化妆品,部分产品售价比天猫国际等平台的直营或品牌海外官方旗舰店还贵。此外,随着日本松本清、韩国OLIVEYOUNG、法国paraseller等美妆连锁入驻天猫,消费者购买更多进口美妆产品的种类与渠道数量都在增多。
与此同时,在线下,以高端美妆品牌为首的百货,也迎来回流。北方一家百货相关负责人告诉《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近年来,代购渠道乱象丛生,且价格优势大不如从前,消费者经过一两年的消费教育后,开始呈现出回归百货专柜渠道,购买正品同时享受专业服务的趋势。
但代购的式微,并不能从根源上让假冒化妆品止步,要知道,此前中消协就曾曝光了电商平台直营售假的案例。假冒化妆品到底该如何规范整治,考验着美妆品牌、电商平台和监管部门。据悉,今年1月,阿里打假联盟(AACA)成员中十大全球美妆品牌权利人,就与公安、食药等执法机关联合发起“颜如玉”美妆打假专项行动。
不过,一位化妆品线上运营商告诉《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假货产业链很难从根本上被斩断,这需要平台方与品牌方共同对消费者进行教育,从辨别方法、维权形式等引导消费者。他表示,一方面,消费者要对于网上折扣超低的所谓“正品”提高鉴别能力,发现假货时及时向电商交易平台投诉;另一方面,平台方或品牌方也可以适当以“奖励”的形式回馈举报查证后属实的消费者,从而让消费者意识到“打假”与其自身利益息息相关,鼓励消费者投身到打假维权的行动中来。
除了在品牌、渠道与消费者层面防微杜渐,市场监管部门的打击力度与法规的合理性、先进性也备受考验。
去年3月,马云就在其微博上发表《致两会代表委员们:像治理酒驾那样治理假货》一文,直言国家对涉假行为的法律规定,“严重脱离实际”。他提到,我国法律规定,制假售假案值5万元以下没有刑事责任;5万元以上的顶多判7年。“这是20年前的法律和10多年前的司法解释,严重脱离实际,结果是今天99%的制假售假行为不了了之,200万的案值罚20万,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却无人真打。”
一位业内人士则告诉《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除了法规对于制假售假的处罚过轻外,具体到化妆品行业,《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卫生部令第3号)于1989年就已发布,由于颁发出台时间过久,已与当前的中国化妆品市场形势不匹配。“在这种法规之下,就给了一些制假的小作坊工厂机会,也是化妆品生产行业规范化升级过程过于缓慢的原因之一。”
记者了解到,今年3月,关于修订《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的提案首次出现在两会上。这一化妆品行业“基本法”若得以顺利落地,新监管时代或将到来。
凡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文章内容、版权等其他问题,请同本网联系。